當前位置

首頁 > 英語學習 > 英語學習方法 > 如何短時間內培養良好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如何短時間內培養良好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6W 次

閱讀能力的提高要講究閱讀方法,閱讀目的不同需要不同的方法,閱讀材料不同也需要不同的方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現代教育更重視培養學生的自我發展能力,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學會”,而且還要教學生“會學”。

如何短時間內培養良好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一、培養學生正確的閱讀習慣

培養良好閱讀習慣,掌握閱讀技巧,加快閱讀速度。閱讀速度的快慢是閱讀能力高低的重要標誌。在提高正確率的前提下,要加快閱讀速度,必須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講究閱讀技巧。

1.養成默讀習慣。許多學生在閱讀時,習慣於發出每個詞的讀音。有的學生雖沒有讀出聲來,但內心還是在自言自語、一詞一句地有意識地讀,嚴重影響閱讀速度的提高。這就要求學生養成默讀習慣,把注意力只停留在文字符號上,避免嘴脣的嚅動或低聲朗讀,以免分散注意力,減慢閱讀速度。正確的默讀,其速度可以比出聲的讀快三倍左右。

2.擴大視幅,減少回視。有的學生往往用手指點着逐詞閱讀,有時還來回數次往返閱讀,唯恐遺漏什麼,因此影響了閱讀速度和連貫理解。爲提高效率,要培養學生從整個句子去理解,迅速地從一個句子掃視到下一個句子,以避免頻頻回視、重讀等不良現象。

3.限定閱讀時間。爲提高閱讀速度,還需限定文章閱讀的時間,在規定時間內要求學生有效地獲取信息,加快閱讀節奏,增加緊迫感,從而爲在考試時在規定時間內高質量地完成限定內容奠定良好的基礎。

4.閱讀時要做到儘量少查詞典。因爲查閱詞典會影響閱讀速度。遇到生詞可以利用上下文等來猜測、判斷它的詞義。閱讀速度的提高,有利於培養閱讀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閱讀正確率,也能進一步增加閱讀量。

  二、重視閱讀技能的培養

  讀書需要多種能力,需要語言能力、記憶能力、理解能力及閱讀技能。

閱讀能力的提高要講究閱讀方法,閱讀目的不同需要不同的方法,閱讀材料不同也需要不同的方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現代教育更重視培養學生的自我發展能力,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學會”,而且還要教學生“會學”。要用各種方法教會學生“怎樣學”,使學生具備學習和運用英語的能力。在閱讀過程中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和要求,採取不同的閱讀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淺入深、由表及裏、由具體到概括的閱讀順序。下面分別介紹一些閱讀技能。

1.尋找主題句。

先略讀,通過整體粗讀,領略內容大意,幫助理解,爲細讀作準備。尋找主題句,獲取大意,找出每段的主題。一篇文章通常是圍繞一箇中心展開的。在進行閱讀課文教學時要有意識地讓學生找出主題句,抓住中心,使學生理解主題句與文章的具體事實細節的關係。沒有主題句的段落就引導學生依靠段落中的銜接、句子關係來分析、推斷和概括段落的大意,從而達到整體理解的目的,獲得文章表達的正確信息。

2.首末段落與各段首句讀法。

每篇文章或章節的首段和末段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作者會在首段裏陳述他的寫作意圖,也可能會在末段裏對整個章節作出總結。因此,應十分重視首末段落。同時,還要重視各段的第一句,因爲往往首段後的各個段落是對首段的展開,重視各段首句可以彌補有時首段陳述不詳的缺陷,解決末段綜述性話語裏的疑難問題。

3.搜尋式閱讀,即跳讀。

跳讀的目的是要從文章中查閱到所需要的某些特定的信息。對於每行的文字只讀關鍵詞,非關鍵詞不用注意。對關鍵詞也是一掃而過,通過跳讀尋找所需信息,如年代、數字、人名、地名等。把握住關鍵詞,利用語法過渡詞、語氣轉折詞和時態等,抓住文章脈絡。

4.正確判斷和推理。

在讀完文章、瞭解文章大意後,還要向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根據作者使用的語言,敘述的事實,引用的例證,人物對話及動作、心理活動的描寫等推斷出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意圖是什麼,他想要說明什麼問題,表達什麼觀點及持有什麼樣的態度。這是一個通過表面文字推測文章深層結構含義的判斷、推理過程,它能推動學生積極地思考,培養較高的理解能力、準確的判斷能力和果斷的推理能力,這些能力的獲得有利於學生順利地閱讀文章、理解文章,提高閱讀效率。

  三、課堂閱讀和課外閱讀相結合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課文進行閱讀訓練。改革課堂教學結構,使精讀與泛讀緊密結合,強調獨立閱讀課文,旨在形成能力。每教一篇新課文時,先讓學生用10-20分鐘進行快速閱讀,同時做課文的理解題,然後,再按精讀要求,給學生指定段落,讓他們自己研究主要語言點,鼓勵他們提問和討論,以求弄懂。泛讀也全是由學生自己去研讀,改變了那種課堂中從泛讀到精讀,全由教師包講到底的局面,使學生自學能力得到提高。

2.開展課外閱讀活動。開展課外閱讀活動,目的在於增加閱讀量。向學生提供較多而且題材較廣的短小成篇的閱讀材料,並要求學生相互交換各自的不同閱讀材料,要求每人每天課外閱讀600個詞的短文,這樣,既增加了閱讀量,又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我們在正常課文教學的同時,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融知識性和趣味性於一體的、可讀性強的課外閱讀材料讓學生閱讀,要讓學生感到閱讀是一種享受,不是呆板地“讀”文章,而是“欣賞”文章。良好的閱讀習慣使人終生受益。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閱讀時,克服疲勞和倦怠心理,並且努力克服心譯的閱讀習慣。

  四、教學實踐中的幾點體會

1.充分備好閱讀課。

每篇閱讀課都有不同的結構特點,抓住各課的結構特點是備課關鍵。按照結構特點來安排教學有利於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有提綱挈領的重要作用。所以,教師要在備課過程中不斷對材料進行揣摩、分析,達到對課文了如指掌的程度,這是上好閱讀課的第一步,也能因此獲得上好閱讀課的法寶之一——自信。有了這份自信,教師上課便能胸懷大局,遊刃有餘了!

2.巧引導,巧佈陣。

熟悉教材後,教師必須運籌帷幄,考慮合理的教學方式。傳統的逐字逐句翻譯教學法的弊端歷歷可數,已成爲過去時。教師如何推陳出新,有效地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呢?最好是能根據材料提煉出一條鮮明的主線索,然後根據這條主線索合理地展開各個環節,每個環節的目的性要明確,這樣整個閱讀課主題鮮明,過程有序,目標明確,就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3.教學中,教師要儘量用一些小詞、短句和教過的英語解釋難句和課文意思。如:The dinosaurs disappeared. We can say, the dinosaurs could not be seen any more. 用學生學過的單詞教英語,學生聽得清楚,理解得準確,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運用英語的實際能力必將有所提高。

總之,我們應力求上好每一節閱讀課,使每一節閱讀課成爲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的示範課,讓學生在閱讀中嚐到樂趣,增強閱讀的信心,逐步提高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