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英語學習 > 英語翻譯 > 外事翻譯管窺兼談外文翻譯的特點與技巧

外事翻譯管窺兼談外文翻譯的特點與技巧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1W 次
外事翻譯管窺兼談外文翻譯的特點與技巧
論文關鍵詞:外事翻譯 譯員素質 翻譯技巧
論文摘要:本文根據“信、達、雅”翻譯理論,從外事翻譯工作的實際出發,對外事翻譯工作進行了分類剖析,提出了從事此項工作的譯者所需的素質及專業技能。對做好外事翻譯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論借鑑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
隨着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全球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我們的國際活動日趨頻繁,外事翻譯工作的重要性就顯得越來越重要。外事工作是我們與外部世界聯繫、交往、交流、合作等項活動的總稱。外事工作存在於各層次的政府機構、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工礦企業……外事工作的內容也十分廣泛,既有政治的,也有經濟的、科學技術的、文化教育和體育衛生的。不同部門、不同行業的外事工作具有各自的特點,但都離不開外事翻譯。
一、外事翻譯工作的分類及特點
(一)外事翻譯的分類
外事翻譯工作根據其具體形式可以分爲兩大類:外事筆譯和外事口譯。
外事筆譯。外事筆譯主要是指外事部門起草的國際合作意向書、協議書;與國外友好單位往來的書信;聘請合同(針對外籍專家),對外宣傳等等的翻譯。外事口譯。外事口譯是指外事工作人員爲領導接見外賓時的會談、演講、接受媒體採訪、合作談判、參觀、訪問、遊覽、娛樂、購物及日常生活等的口頭翻譯。
(二)外事翻譯的特點
1.具備翻譯的普遍特點。外事翻譯同其它類別的翻譯一樣具備翻譯所共有的特點,即將一種語言轉換成另一種語言,是不同民族間相互交往、相互瞭解的橋樑,在標準上基本遵循嚴復先生所提出的“信、達、雅”準則
2.具有外事翻譯的行業特點,主要體現在:
(1)譯文的嚴謹性。嚴謹的作風是外交、外事和涉外工作者的第一作風,語言在涉外工作中的第一要求就是必須嚴密、準確。因不嚴謹而犯的錯誤很多都與語言的錯誤有關,這說明了語言必須準確的重要性。周恩來於1949年11月8日在外交部成立大會上曾說過:“外交工作是比其他工作困難的。做羣衆工作犯了錯誤,羣衆還可以原諒,外交工作則不同,被人家抓住弱點,便要被打回來。”這裏所說的“弱點”當然包括了語言的錯誤和不當。同理,在外事翻譯中更要注意語言的準確性,如錯誤或曲解了原語的意思,也會被別人“打回來”。這就要求外事翻譯工作者必須有高度的責任感,保證準確無誤。外事翻譯常常會涉及到國際間的合作、合作協議的擬定與簽署、聘用合同的制定與簽署以及涉外規章制度的制定與翻譯等,這些都涉及到我國的信譽及根本利益,外事翻譯人員只有時刻遵循嚴謹的工作準則,才能爲國家建好通向世界的橋樑,爲國家的長遠發展保駕護航。
(2)政治的警覺性。外事交往對象主要是國際機構、國際商業集團組織、其它國際政治實體,我們必須清醒地認清國際形勢,看到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長期以來的和平演變、人權攻擊以及領土分化等行爲,因此,外事翻譯不同於其它普通翻譯,要有足夠的政治敏感性和警覺性,不給國外任何敵對勢力以可乘之機。從國家大局來講,外事翻譯代表着國家的對外形象,它有着不同於其他翻譯的特定的要求,正如周恩來曾說過“外交人員是不穿軍裝的解放軍”。外事翻譯者翻譯有堅定的政治立場,有着符合國家和政策的原則,在翻譯時反應國家的立場、政策和態度,不能具有絲毫的隨意性。比如只能說“中國大陸”,即Chinese Mainland(China’sMainland or the mainland of China)而不能說Mainland Chinese,因爲後者會讓人認爲既然有一個“大陸中國”,就可能有一個“島嶼中國”,那就是背離一箇中國的原則了。那麼“中國臺灣”怎麼翻譯呢?這個詞的翻譯必須體現“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的概念,防止出現任何可能引出“兩個中國”、“一中一臺”或“臺灣獨立”的含義。因此,我們一般把它翻譯成“Taiwan,China”。再比如“臺灣問題”這個詞怎麼翻譯,應該翻譯成“TaiwanQuestion”。因爲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最終將與祖國統一,這是天經地義的事。解決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不容任何外人干涉。再比如我們今天奉行“開放政策”。當“開放政策”最早譯成英文時,有外國專家建議翻譯成“Open-door policy”,爲中國專家所否決。因爲Open-door policy爲“門戶開放政策”,這是19世紀帝國主義提出的來的侵華政策。我們怎麼能套用他們的說法,把“開放政策”和“門戶開放政策”這兩種性質截然不同的政策相提並論和互相混淆呢?所以“開放政策”今天我們譯成“Open Policy”,或更完整地翻譯成“Policy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world”。
(3)禮儀性、政策性與紀律性的統一。我國是禮儀之邦,文明大國,作爲國家對外的一個窗口,外事翻譯要體現我們的文明與禮儀,同時還要注意到與我們的政策與紀律的協調一致。外事是爲了提高我國的國際影響力,加快產業國際化進程,根本工作是爲了維護國家的長遠利益,因此,我們必須以實現對外政策,一切涉外語言當然必須符合政策,具有政策性,這是很自然的。時刻牢記“外事無小事”,涉外語言也都必須遵守紀律,做到“該說的說,不該說的不說”,紀律性也一樣是外事語言的一個嚴格要求。在對外交往中,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可“忘乎所以”,“敞開心扉”,不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而永遠應當記住“內外有別”,記住涉外語言的高度政策性和紀律性。

二、外事翻譯人員應具備的素質
(一)堅定的政治立場
作爲外事翻譯人員,最根本的素養就是要具備堅定的政治立場、高度的政治警覺性。“外事無小事”,從上面所論述的外事的特點不難看出,外事翻譯人員的良好政治素養關係着外事工作的根本利益,是外事工作健康、和諧、可持續發展的前提與保障。在此還值得一提的是外事譯員屬涉外人員,可以說是處於對外開放、國際交流的最前沿,其一言一行都代表着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因此,在翻譯過程中還應牢記外事紀律,應以維護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爲己任。外事譯員需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優秀的道德品質
無論是哪種外事翻譯(筆譯或是口語)都是一種細緻又艱苦的工作,是一種默默無聞很難看出成績的工作。具體說來,翻譯是一種具有高度創造性的活動,它絕非是隨心所欲地創造。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鏡子。由於各民族的文化傳統、生活習俗、歷史條件、宗教信仰等差異,表示同一事物的語言符號會對不同民族引起不同的聯想。這就要求譯員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嚴謹的學術態度,在翻譯過程中不能摻雜個人觀點,更不能主觀臆造,必須忠實於原意。譯員還必須在主動承認中外文化差異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跨文化差異的特徵,瞭解外國專家的心理動態,瞭解外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處世哲學,提高素質和知識結構,主動向他們講述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以及風俗習慣,在工作中達成諒解與默契,主動解決矛盾,求同存異,相互尊重。因此,外事譯員需要具有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具有優秀的道德品質和修養。
(三)過硬的專業技能
外事譯員除了具備上述的政治過硬、道德品質過硬之外,還應該做到專業技能過硬,要做行業的專家。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過硬的語言技能。外事翻譯同其他翻譯一樣,需要譯員具有良好的語言技能,這語言語言技能包括母語素養和從事某種語言翻譯的外語素養。翻譯是一種雙語活動,以語言的對比爲基礎的。要提高翻譯能力,譯員必須同時具備兩種語言的較高素養,即不僅要有紮實的語言基礎和較高的文字水平,而且還要掌握母語與外語在語法結構、詞彙意義、修辭方法、文化背景等諸多方面的同異及處理差異的技巧。在這一雙語活動中,任何一種語言素養的欠缺都將嚴重影響翻譯水平和譯文質量,達不到從容架起溝通語言和文字理解之橋樑的目的。因此,譯員要想駕輕就熟,先決條件是具備過硬的語言技能。
2.過硬的翻譯理論技能。理論是指導實踐的工具,翻譯工作不是簡單的語言文字的轉換過程,它是一種再創作的過程,外事譯員只有打好寬厚紮實的翻譯理論基礎,掌握高超的翻譯技巧,才能在外事翻譯工作中游刃有餘,得心應手。關於這方面的具體問題,本文將在下面詳細探討。
3.良好的心理素質。外事翻譯活動形式多樣,富於變化,極具挑戰性。外事活動的多樣性體現在形式的靈活多變上,比如:領導接見外賓、國際合作事務商談、演講致辭、新聞採訪,涉外事務處理等等;活動所涉及的領域很廣,諸如: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等。複雜多變的形式加上涉及的範圍較廣,因此翻譯過程中難免會有很多不可預見的問題出現,就算再高水平的譯者也會遇到棘手的問題和困惑,這就要求外事翻譯人員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處變不驚,反應敏銳。
三、外事翻譯人員應掌握的技巧

(一)遵循翻譯的標準和原則
外事翻譯自然要遵循較爲公認的翻譯標準,即由嚴復先生提出的“信、達、雅”翻譯標準。郭沫若非常推崇“信、達、雅”標準,他說:“不信就是亂譯、錯譯,不達就是死譯、硬譯,不雅就是走到極端的不成話”。在遵循翻譯標準的前提下,外事翻譯工作者要力求追隨我國曆代翻譯家在探索翻譯審美和翻譯活動的一般規律時所創造的“和諧”之美的原則,即達到“文”與“質”、“信”與“美”、“言”與“意”、“神”與“形”、“化”與“訛”等對立統一中求得翻譯的和諧之美。
(二)直譯、意譯、直譯與意譯相結合等方法的靈活應用
1.直譯法,就是在保留原文基本形式、形象、民族、地域特色的前提下,用另一種語言表現出原文的信息。
例:They Play crackers in the airplane——crackhigh with wise temptation。他們是在飛機上放鞭炮——響(想)得高。
2.意譯法是指解釋翻譯,就是指注意保持原意,但着重拋開原話,重新組合以求達到意義上的等值。有些習語直譯別人看不出原意,那麼,意譯解釋則更能體現原意。
例A:齊人捉金A man may be blinded by the lust of gold andturned into a thief.如果按字面意思譯成:A man from Kingdom Qitook away some gold。讀者就冤枉了齊人,就不會原諒齊人。
例B:A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生命在於運動,就像戶樞不蠹。如果按字表之意譯成:滾石不生苔蘚。沒有多少讀者能真正懂得其中的意義。
3.直譯和意譯合而爲一以達到形神兼備的效果。例:外甥打燈籠——照舅(舊)。A nephew holds his lantern,seeing his uncle,farniliar face instead of a new figure.這種二合一譯法有形神兼備的優點,但是避免不了有些羅嗦、超長,而且給讀者留下了遐想的空間。
作爲外事翻譯工作人員,除了上述較爲基本的翻譯技巧外,還應該掌握並靈活運用翻譯的增詞與減詞的譯法、嫁接式譯法、長句的順譯與倒譯法等等。在這裏就不一一贅述。
外事翻譯是我國敞向世界的一扇窗戶,而窗口工作的好壞,國家形象塑造的優劣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外事翻譯工作。作爲外事翻譯的工作人員應該時刻牢記自己的使命,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和鮮明的政治立場,愛崗敬業、鑽研業務,爲經濟的進步、社會的和諧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範仲英.實用翻譯教程[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2]譚載喜,新編奈達論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9.
[3]喻雲根,新編翻譯教程[M].洛陽: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1987.
[4]趙總寬.辯證邏輯原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6.
[5]任小平.外交口譯的靈活性[J].中國翻譯,2000(5).
[6]孫致禮.我國英美文學翻譯概論[M].南京:譯林出版社,1996.
[7]文軍,楊梅.外事口譯標準初探[J].外語學刊,2003(2).
[8]張培基.英漢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3.
[9]範東生.文化的不同層次與翻譯標準[J].外國語,2000(3).
[10]楊英明.口譯的思維方向探微[J].中國科技翻譯,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