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英語學習 > 英語考試 > SAT之戰!美國大學不再強制要求入學成績意味着什麼?

SAT之戰!美國大學不再強制要求入學成績意味着什麼?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4.14K 次

6月14日,全美排名第三的芝加哥大學宣佈,將從明年開始取消對美國本土學生標準化考試SAT和ACT的要求,變爲可選項(test-optional),而國際學生也可以選擇遞交IB預估分或者A-Level成績。這產生了跟風效應,美國已經有數百所大學也相繼採取這一措施。那麼,此次大規模的舉動到底意味着什麼?

SAT之戰!美國大學不再強制要求入學成績意味着什麼?

滬江小編介紹,在芝加哥大學的官網上寫着,“GPA和考試成績不是衡量你的唯一標準(you are more than your GPA or test score) 。我們想看到,你通過申請材料發出自己的聲音,講述自己的故事。”基於這一原則,學生們需要提交各種材料。

關於test-optional這一政策,芝加哥大學是這樣解釋的:標準化成績依舊是錄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如果你認爲SAT和ACT等標準化考試成績反映了你的能力和潛力,我們鼓勵你參加這些考試。但是,也有一些申請人覺得SAT或ACT成績並不能完全反映自己的學術能力,我們歡迎你提交最能突出自己技能、天賦和潛在貢獻的材料。

標準化成績 VS 多樣性

芝加哥大學表示,這一新政策旨在讓低收入家庭的學生,以及家中代上大學的學生也能有公平入學的機會,從而增加學校的多樣性,消除一些階層間的壁壘。 那麼,爲何SAT成績會與教育資源不均等掛鉤呢?

很顯然,家庭收入越高,SAT成績也越高,這項測驗也被稱爲“有錢人家孩子的考試”(Student Affluence Test)。出現這個現象的原因是,富裕家庭爲了孩子能上好大學,會花更多金錢和時間來爲考試做準備,比如,進行專門的考試輔導,而且富裕家庭會把孩子送到一些比較好的私立學校,從而獲得更好的教育和更高的SAT成績。

但是,這樣做真的能帶來多樣性嗎?

在美國一些高中成績膨脹的情況下,標準化考試尤其重要,標準化成績可以有效地預測學生的大學表現,正如兩位知名心理學教授三月份在《華爾街日報》上所寫的:“縱向研究表明,標準化考試不僅可以預測學生的大學成績,也可以預測他們可能接受何種水平的課程。”

同時,有批評者指出,當取消標準化成績之後,爲了突顯自我,學生會更重視課外活動和個人陳述。然而,這或許會更有利於富裕家庭的孩子,他們可以去參加海外的暑期學習,也可以找專人來指導文書寫作。因此,這一政策可能並不會對多樣性做出貢獻。

此外,除了自身努力之外,學生能取得好成績,還與他上好學校,並且父母重視教育有關。在這一點上,這些名校何時能站出來呼籲改變城市公立學校的現狀?只是一刀切地取消考試成績要求,或許並不能使那些處於不利背景中的學生更順利地進入大學。

       標準化成績 VS 種族

雖說芝加哥大學這一政策指向的是低收入家庭的學生,以及家中代上大學的學生,但也牽涉了種族差距的問題。

對於芝加哥大學所引起的大震盪,不少專家表示,如果美國院校逐漸取消標準化考試,那麼亞裔學生在申請美國名校的高分優勢,將一去不復返。一直以來,亞裔是美國各族裔中學習最刻苦的羣體,亞裔學生普遍成績好是公認的事實。

然而,亞裔學生在SAT考試中的良好表現並不意味着相應比例的錄取率,因此也招來了“亞裔稅”,即爲獲得相同的機會進入頂尖大學,亞裔學生的SAT分數要比其他族裔高。

《華爾街日報》的一篇文章認爲,這一舉措或許是大學招生過程中隱藏種族偏好的一種便捷方式。一些頂尖大學被指控施行“種族配額”,故意篩掉一些高分的亞裔學生,招收分數較低的少數族裔,那麼幹脆取消硬性成績,這樣就能免於指責,尤其是特朗普政府明確指出不支持在大學招生中考慮種族問題。

那麼,這個政策對亞裔學生來說完全是壞事嗎?

滬江小編介紹,首先,芝加哥大學明確表示,高中的成績依舊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取消標準化成績後,成績的優勢依舊可以在GPA中顯示出來,如果你真的是一名“學霸”,多一項或是少一項成績或許並不會帶來多大影響。況且,目前學校依舊歡迎學生提交自己的標準化成績。

其次,從另一方面來看,如果少了標準化成績這一部分,亞裔其實就從上面所說的“亞裔稅”中擺脫出來,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在其他方面提升自我,展示自身的獨特性。芝加哥大學主管招生的副校長諾多夫(Nondorf)表示:希望申請者們認識到,“不是申請來定義你,而是你來定義申請。” 或許,這也給了更多亞裔申請者一個機會,努力擺脫不利於自身申請的“刻板印象”。

關於大學招生,其實沒有絕對公平的錄取標準。不管是美國本土的低收入羣體,還是被政策間接衝擊的亞裔,他們所追求的是更加平等的入學機會。對大學招生來說,更應該思考,如何建立起一個系統,在促進社會流動的同時,儘可能減少負面作用。當然,這需要時間的檢驗以及不斷的修正。

而對學生來說,“唯成績論”早已過時,分數並不能完全展示一個人的潛能。美國名校看重學生的綜合能力,比如:領導力、良好的溝通能力、批判性思維、目標感,以及爲社會做過什麼貢獻。相比於成績,這些能力的培養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形成這些特徵的同時,學生也在不知不覺中塑造出一個獨特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