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英語閱讀 > 英語文化 > 關於英國文學方面論文

關於英國文學方面論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6.16K 次

英國文學的歷史比較悠久,在歷史長河的推動下,經歷了一個漫長又複雜的演變發展過程。下文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英國文學方面論文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關於英國文學方面論文
  關於英國文學方面論文篇1

淺論啓蒙運動和英國文學

摘 要:18世紀的啓蒙運動的開始,對英國的文學產生了重大影響。現實主義小說的興起和發展是英國啓蒙文學最重要的成就。其中,笛福的《魯濱孫飄流記》是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先鋒之一。它創作了一位18世紀典型的具有冒險精神的英國資產階級的人物

形象。

關鍵詞:現實主義小說;笛福;《魯濱孫飄流記》

一、啓蒙文學與現實主義小說

作爲啓蒙運動一部分的啓蒙文學,在思想上以“理性崇拜”爲核心,主張崇拜“自然理性”,反對君主王權。體現在文學上,基本都表現出崇尚個人自由、崇尚迴歸自然、宣傳開明君主制或君主立憲制、主張發展工商業、自由的經濟競爭等等。17世紀的法國古典主義文學在啓蒙運動中仍佔有一定地位,但並未產生偉大的作品。

儘管許多文學家仍借用古典主義的形式進行創作。整體上看,啓蒙文學中的反王權、反教會思想和文藝復興文學有些相似,但更加激進。由於根植於啓蒙運動的土壤之中,啓蒙文學具有更加強烈的哲學思辨特徵和政治經濟學底蘊。啓蒙文學不追求崇高的風格,多半以來自市民階層的平民爲主要人物,在體裁上也不僅僅侷限於詩歌和戲劇,而是廣泛採用各種體裁,其中尤以小說最爲突出,爲19世紀現實主義小說的繁榮奠定良好的基礎。

歐洲文學的“詩體時代”向“散文體時代”的過渡就是在啓蒙文學階段完成的。18世紀前半葉,英國社會安定,文學上崇尚新古典主義,其代表者是詩人蒲柏。他運用英雄偶句體極爲成熟,擅長寫諷刺詩,但以發泄私怨居多。表現出啓蒙主義精神的主要是散文作家,他們推進了散文藝術,還開拓了兩個文學新領域,即期刊隨筆和現實主義小說。

二、笛福與《魯濱孫飄流記》

《魯濱孫飄流記》是英國小說家笛福(1660-1731)寫的一部小說,發表於一七一九年。《魯濱孫飄流記》是一部成功的現實主義小說。作者用生動逼真的筆觸把虛構的情景寫得使人如同身臨其境,使故事具有強烈的真實感。作品語言樸素生動,文字明白易懂,對英國小說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小說主人公魯濱孫也因此成爲歐洲文學史上一個典型的文學形象。

三、對《魯濱孫飄流記》的評價

經過藝術加工之後的魯濱孫,已不是一個普通的水手,而是一個以海外貿易爲自己事業的商人。在生活中原本是一個純粹屬於個人遭遇的事件,經過作者的一番匠心把它處理成爲一個資產者的冒險活動。在作爲全書重心的荒島故事中,笛福也是完全用新興資產階級的觀點來提煉素材的。魯濱孫在荒島上幾乎生活了四分之一世紀;然而他並沒有變成一個穴居野人,始終在物質上和精神上保持了一個文明人的面貌;魯濱孫不是消極地而是積極地與大自然作鬥爭,他的一切活動,不僅是爲了生存,而且也是爲了創造和佔有。笛福還給主人公一個歷盡艱難後終於脫險併成爲鉅富的理想結局。從素材到作品,從原型到小說中人物,經歷了加工改造、集中概括的過程。

資產階級的典型特徵,使主題思想具有鮮明的傾向性,表現出了他那個歷史時期的時代精神。笛福的生活道路和社會地位決定了他的思想傾向。他代表中小資產階級的利益,反對封建貴族的門第觀念和等級制度,稱讚平民出身的資產階級是勇敢剛毅而有用的人,應該由這樣的人來“控制世界”,從而爲新興資產階級爭取社會地位和政治權利。他的經濟觀點的核心是發展貿易,曾提出過不少對社會有利的經濟主張和方案。他說“貿易是世界繁榮的生命”(《美國商業計劃》),貧窮是犯罪的根源,並認爲爲物質利益進行利己的鬥爭是人類生存的規律。

笛福也是一個啓蒙主義者。啓蒙思想家所特有的孤立的個人的觀點反映在他的《魯濱孫飄流記》的總構思中,即描寫一個離開了社會的人的活動。這種孤立的個人的觀點在當時頗爲流行,如亞當·斯密等筆下的單個的獵人和漁夫等。馬克思把它稱爲“大大小小的魯濱孫故事的錯覺。”《魯濱孫飄流記》因塑造了一個新時代的典型——冒險家、實幹家、殖民者魯濱孫的形象而成爲不朽名著。

參考文獻:

[1]金留春.資產階級海外扔殖者的形象——讀《魯濱孫飄流記》//世界文學名著選評.江西人民出版社,1979(12).

[2]阿尼克斯特.英國文學文綱.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

  關於英國文學方面論文篇2

試析英國文學的特點

一、英國文學概述

任何一個好的文學作品都是對作者所處的年代的社會形態和人們的生活形態的反映,可以說,文學是透視人類社會的窗戶,透過這扇窗戶,我們可以瞭解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風土人情、生活習俗、思想價值觀等社會基本狀況。

英國文學的歷史比較悠久,在歷史長河的推動下,經歷了一個漫長又複雜的演變發展過程。英國文學發端於中世紀,經歷了古英語、中古英語、文藝復興、17世紀、18世紀、19世紀、20 世紀文學七個時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政治、經濟、文化等各種力量相互交織共同影響着英國文學的發展及演變,先後出現了文藝復興、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現代主義等不同的發展階段。後來,隨着世界的發展和融合,英國文學越來越多元化。

英國文學作品中隱含着作者的價值取向和對生活的思考,是對時代生活的審美表現。英國文學文體風格變化多端,或高雅、或通俗、或含蓄、或明快、或婉約、或粗獷,其豐富的表現力和獨特的魅力在文學家的作品裏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英國文學反映的是西方文化,西方文化是一種細緻講究的文化,這種細緻和講究反映在衣、食、住、行各個方面,將西方人的生活點綴的多姿多彩。

二、英國文學的特點

(一)語言幽默,表達方式直接

英國文學作品的語言風格帶有極強的藝術特色,英國的浪漫主義文學非常著名,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文學作品也音律優美,語言瑰麗,感情激盪,爲我們展現出了浪漫神祕和奇幻的一面。不管是英過文學作品的語言還是文學作品中人物的語言,都表現出了嚴謹、幽默、浪漫的特點,這正是對英國文化的真實反映。在實際生活中,人們也習慣於言語謹慎和幽默,英國的科技精確度高也與這個有很大關係。

在英國文化中,人們認爲沒有必要遮遮掩掩,想說什麼就說什麼,體現在文學作品中也是如此。像莎士比亞筆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羅密歐直接對朱麗葉表達愛意:“Marry me, Juliet, you’ll never have to be alone。”(嫁給我吧,朱麗葉,你再也不會感到孤獨。)而朱麗葉的“Romeo, take me somewhere we can be alone”(羅密歐,帶我走吧,一起去到一個我們可以相依相偎的地方)也是直接表達出了自己的感情,希望和羅密歐廝守一生。這是一種直觀的表達方式,是一種典型的英國文化。

(二)主題結構鮮明,重視個性思維

英國文學作品對人物的刻畫細膩傳神,並且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英國文學十分注重細節方面的東西,追求完美,將人物的內心活動表現的淋漓盡致,尤其體現在戲劇文學方面,追求真善美的表現形式增強了文學的教育意義。這就是英國文化的魅力所在,很多優秀的文學作品都在細節上下足了功夫,英國文化就是一種細節文化,人們的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比較講究,也比較有條理。

英國文化強調個性和理性的思維模式,他們重視人物的個性發展,反對壓抑個性,比如被譽爲“英國和歐洲小說之父”的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就表現出了人性的美,都強調人物的個性特徵,在英國文學作品的影響下,人們也更加註重個性化發展,這種文化一直流傳到現在。英國文化中的時間觀念比較濃厚,他們認爲時間與金錢是聯繫在一起的,時間就是金錢的觀念根深蒂固,所以包括英國人在內的西方人都特別珍惜時間,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對時間做好精心的安排和計劃,久而久之形成了預約、準時赴約的好習慣,這是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

(三)文學作品與時代背景密切相關

任何一個時期的任何一個作家所創造出來的任何一個文學作品,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那一時期的社會背景以及人們的生活狀態。

文學作品的風格很大程度上受到社會背景的影響,比如19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英國逐漸暴露出資本主義工業文明的不足,這時期涌現了大量批判現實主義的作家,簡·奧斯汀、勃朗蒂姐妹等都在各自的文學作品中生動地描述了資本主義工業文明下的貧苦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從而揭露了資本主義工業文明下的醜惡,引起人們對於資本主義工業文明的重新思考;再如雪萊的《西風頌》,正是基於英國西風具有溫暖舒適的特點,所以西風在雪萊的眼中就變成了一種春天和溫暖的象徵,但是如果對於英國的自然概況和作品的創作背景沒有一定的瞭解是無法深刻的體會到作品的美的。所以說,西方文化是基於西方社會一定的社會背景而形成的,是對西方社會一定時期的社會狀況的真實寫照。

三、結語

可以說,文學是透視人類社會的窗戶,透過這扇窗戶,我們可以瞭解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風土人情、生活習俗、思想價值觀等社會基本狀況。英國文學作品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透過英美文學作品,我們可以看到英國文化乃至西方文化的特殊魅力,英國文學對世界文學的影響也具有巨大而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