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英語閱讀 > 英語故事 > 名著精讀:《悉達多》 婆羅門之子(2)

名著精讀:《悉達多》 婆羅門之子(2)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9W 次


194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爾曼.黑塞最美麗的“流浪者之歌”

名著精讀:《悉達多》-婆羅門之子(2)

流浪者的雙足宛如鮮花,他的靈魂成長,終得正果,

浪跡天涯的疲憊洗去他的罪惡,那麼,流浪去吧!

---《婆羅門書》


引子:

他舉止美雅,爲所有的人所愛,使所有的人快樂,而他的心中卻沒有快樂。夢境和不安寧的思緒從流動的河水,從夜晚閃爍的羣星,從太陽的光芒中不斷向他襲來。


But more than all the others he was loved by Govinda, his friend, the son of a Brahman. He loved Siddhartha's eye and sweet voice, he loved his walk and the perfect decency of his movements, he loved everything Siddhartha did and said and what he loved most was his spirit, his transcendent, fiery thoughts, his ardent will, his high calling. Govinda knew: he would not become a common Brahman, not a lazy official in charge of offerings; not a greedy merchant with magic spells; not a vain, vacuous speaker; not a mean, deceitful priest; and also not a decent, stupid sheep in the herd of the many. No, and he, Govinda, as well did not want to become one of those, not one of those tens of thousands of Brahmans. He wanted to follow Siddhartha, the beloved, the splendid. And in days to come, when Siddhartha would become a god, when he would join the glorious, then Govinda wanted to follow him as his friend, his companion, his servant, his spear-carrier, his shadow.

他的朋友僑文達,另一位婆羅門之子,對他的敬愛超過了其他任何人。他愛悉達多的眼光與和藹的嗓音;他愛他走路的姿態與行動的完美文雅;他愛悉達多的一切所言所行,然而他最愛他的精神、他那高尚而熱切的思想、他熾熱的意志和崇高的使命。僑文達知道,悉達多決不會成爲一個平庸的婆羅門,一個懶惰的獻祭官,一個貪婪的咒語販子,一個傲慢無知的雄辯家,或僅僅是羊羣中愚蠢善良的一員。而他,僑文達,也不想成爲任何一類這樣的人,不想成爲成千上萬庸庸碌碌的婆羅門中的一個。他要追隨人所愛戴的傑出的悉達多。如果悉達多將會成爲一位神,如果他將進入大光明界,那麼僑文達將要跟從他,作爲他的朋友、他的夥伴、他的僕人、他的衛士和他的影子。

Siddhartha was thus loved by everyone. He was a source of joy for everybody, he was a delight for them all.

就這樣,所有的人都熱愛着悉達多,而他也使所有的人喜悅和快樂。

But he, Siddhartha, was not a source of joy for himself, he found no delight in himself. Walking the rosy paths of the fig tree garden, sitting in the bluish shade of the grove of contemplation, washing his limbs daily in the bath of repentance, sacrificing in the dim shade of the mango forest, his gestures of perfect decency, everyone's love and joy, he still lacked all joy in his heart. Dreams and restless thoughts came into his mind, flowing from the water of the river, sparkling from the stars of the night, melting from the beams of the sun, dreams came to him and a restlessness of the soul, fuming from the sacrifices, breathing forth from the verses of the Rig-Veda, being infused into him, drop by drop, from the teachings of the old Brahmans.

但是悉達多卻無法令自己喜悅快樂,他漫步在無花果園中的玫瑰小徑,在林中藍黝黝的樹蔭下靜思,每日在贖罪池中洗浴自己的肢體,在芒果林的濃蔭深處參加祭禮,他舉止美雅,爲所有的人所愛,使所有的人快樂,而他的心中卻沒有快樂。夢境和不安寧的思緒從流動的河水,從夜晚閃爍的羣星,從太陽的光芒中不斷向他襲來。迷惑與靈魂的躁動隨着祭祀的煙火升起,在《梨具吠陀》的詩句中迷漫,在婆羅門長者的教義中騷動。

ncy['di:snsi] n. 得體, 禮貌,體面(複數)decencies:禮儀,行爲規範

His essential decency makes it impossible to dislike him.
他十分正派, 使人不能不喜歡他.

scendent adj. 卓越的 n. 卓越的人

y adj. 火的,熾熱的, 熱烈的, 暴躁的,火紅的

She gave vent to her indignation in a fiery speech.
她在一篇激烈的演說中發泄怒氣。

nt adj. 熱心的, 激烈的, 熱情的

She was ardent in her admiration of the artist.
她非常傾慕那位藝術家。

ous adj. 空的, 發呆的, 心靈空虛的

A vacuous comment.
空洞的評價

n. 獸羣,人羣,牧人 vt. 羣集,使...成羣,放牧 vi. 聚在一起

The children came galumphing into the house like a herd of elephants.
孩子們像一羣大象一樣亂哄哄地闖進房子裏.

sh adj. 帶藍色的

emplation n. 注視,沉思,打算

Each morning the priest spent an hour in quiet contemplation.
每天早晨神父靜靜地沉思一小時。

ntance n. 後悔, 悔改

Sudden friendship, sure repentance.
倉促結友誼, 肯定悔莫及。

lessness['restlisnis] n. 輾轉不安,煩躁不安,不安定

He was seized with a restlessness he could not account for.
他突然感到一陣莫明其妙的不安情緒。


赫爾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7.2-1962.8.9)德國作家。1923年46歲入瑞士籍。194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1962年於瑞士家中去世。愛好音樂與繪畫,是一位漂泊、孤獨、隱逸的詩人。黑塞的詩有很多充滿了浪漫氣息,從他的最初詩集《浪漫之歌》的書名,也可以看出他深受德國浪漫主義詩人的影響,以致後來被人稱爲“德國浪漫派最後的一個騎士”。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門青》、《荒原狼》、《東方之行》、《玻璃球遊戲》等。


主要生平及創作
  
出生於德國西南部的小城卡爾夫的一個牧師家庭。自幼在濃重的宗教氣氛中長大,1891年,他通過“邦試”,考入毛爾布隆神學校。由於不堪忍受經院教育的摧殘,半年後逃離學校。這期間他遊歷許多城市,從事過多種職業。
  
在比較廣泛地接受東西方文化薰陶之後,1904年,黑塞發表了長篇小說《彼得·卡門青特》,一舉成名,從此成爲專業作家。這一年他與瑪麗結婚,移居巴登湖畔,埋頭寫作,1906年發表了長篇小說《在輪下》。這一時期的創作以浪漫主義詩歌、田園詩風格的抒情小說和流浪漢小說爲主,作品洋溢着對童年和鄉土的思念之情,充滿對廣大自然和人類的愛,同時也表現了青年人的精神苦悶與追求。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黑塞的創作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他醉心於尼采哲學,求助於印度佛教和中國的老莊哲學,並對榮格的精神分析產生了深厚的興趣。他試圖從宗教、哲學和心理學方面探索人類精神解放的途徑。這時期的長篇小說有《克努爾普》(1916)、《德米安》(1919)、《席特哈爾塔》(1922)、《荒原狼》(1927)和《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1930)等。這些書深受西方讀者的喜愛,得到極高的評價,其中《荒原狼》曾轟動歐美,被托馬斯·曼譽爲德國的《尤利西斯》。
  
30年代後,法西斯在德國猖獗,黑塞對社會前途陷入深深的懷疑與絕望之中,但他仍不倦地從東西方宗教與哲學中尋求理想世界,《東方之行》(1932)、《玻璃球遊戲》(1943)正是這一時期追求與探索的結晶。
  
黑塞被雨果·巴爾稱爲德國浪漫派最後一位騎士,這說明他在藝術上深受浪漫主義詩歌的影響。他熱愛大自然,厭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象徵手法,文筆優美細膩;由於受精神分析影響,他的作品着重在精神領域裏進行挖掘探索,無畏而誠實地剖析內心,因此他的小說具有心理的深度。1946年,"由於他的富於靈感的作品具有遒勁的氣勢和洞察力,也爲崇高的人道主義理想和高尚風格提供一個範例",黑塞獲諾貝爾文學獎。

古印度貴族青年悉達多英俊聰慧,擁有人們羨慕的一切。爲了追求心靈的安寧,他孤身一人展開了求道之旅。他在舍衛城聆聽佛陀喬答摩宣講教義,在繁華的大城中結識了名妓伽摩拉,併成爲一名富商。心靈與肉體的享受達到頂峯,卻讓他對自己厭倦、鄙棄到極點。在與伽摩拉最後一次歡愛之後,他拋棄了自己所有世俗的一切,來到那河邊,想結束自己的生命。在那最絕望的一剎那,他突然聽到了生命之河永恆的聲音……經過幾乎一生的追求,悉達多終於體驗到萬事萬物的圓融統一,所有生命的不可摧毀的本性,並最終將自我融入了瞬間的永恆之中。

一個人,在路上


不許結伴而行,務必獨自遊歷教化。以個體的自我面對向他一人展開的世界,體驗、親證、自律、實踐。一個人,在路上。汝當自依。
    
佛陀的一生中,有過幾次讓後人頗費心思的轉折:
    
爲什麼要拋棄他現成給定的富足生活與王位繼承權而出家過流浪者的生活?
    
爲什麼在他的禪定修養已達到很高造詣而不得不令其師事的兩位當時全國水平最高的禪定家驚訝並打算立他爲思想繼承人時,他卻離開了他們?

爲什麼在他已與苦行對峙了長達六到十年而品嚐了一般苦行者都未能做到的一切肉體磨難之苦並使得周遭人都滿懷敬佩之情如聖人般看待他時,他卻放棄了這甚至是唾手可得的名譽而離開了苦行林?
    
爲什麼在他於畢鉢羅樹下(這棵樹後來被稱爲菩提)趺坐成道後實際已是全國最具境界的哲悟家而還要徒步跋涉到幾百裏外的異地去傳教呢?
    
爲什麼在他已然擁有了近千名弟子後卻不滿足於平平靜靜做導師的生涯而還要堅持一個人獨行遊歷教化呢?
    
爲什麼與婆羅門的對峙與征服,對提婆達多叛逆的粉碎,九橫大難之後,在他八十歲高齡時,在釋迦族滅亡後,他還會從婆吒百村渡恆河並選定他的故鄉作爲他最後傳教的方向呢?
    
爲什麼,他能不顧惡疾纏身在弟子勸他休息時還要側臥於沙羅雙樹間支撐着爲前來尋訪的沙門說法並以此作爲自己臨終的方式呢?
    
我總是懷着一種知識的渴望。一年又一年。發現在萬事萬物的本質中,有些東西不能稱爲“學習”。惟有一種知識,那是無所不在的,在你裏面,在我裏面,在一切生物裏面??????對這種知識而言,它的最大的敵人,莫過於有學問的人,莫過於學問。
    
從別人的講道中是無法求得解脫的。遠離所有的教條與導師――哪怕他是衆望所歸的救世者,哪怕他是另一個靈魂中的自我。像一個剛出世的嬰兒,此外他什麼也不是,此外,什麼也沒有。
    
再沒有人像他那麼孤獨了。他不再是個貴族,不屬於任何職工組織,不是個尋求職工保障而在其中享受其生命與語言的工匠,不是個婆羅門,不是個屬於沙門社會的苦行僧,甚至連深山中最與世隔絕的隱士,也不是一個人孤孤獨獨的,他還是屬於人類社會中的一個階級。迦文達做了和尚,於是成千個和尚都成了他的兄弟,他們穿着同樣的僧袍,享受着同樣的信仰,說着同樣的話。而他,悉達多,他屬於哪裏?他分享誰的生命?他說誰的語言?
    
他一無所有,卻得到了:悉達多,他自己。
    
當所有的語言已無法承載他的思想時,悉達多請求舊友吻他的額頭,那一瞬間,迦文達在悉達多的面孔上看到的是一長串川流不息成百上千的面孔,出現、消失、更新;一條瀕死的魚的面孔,一個初生嬰兒的面孔,一個謀殺者殺人與被處決的兩種面孔,男人與女人赤裸的身體,橫臥的屍體和許多動物的頭――全都糾纏在愛、恨、毀滅、再生的關係裏,既靜止又流動,鋪開在一層玻璃般的薄冰或水的面具上面――那是悉達多的臉,那臉上是隻有俯瞰與親歷了這一切的人才有的半優雅半嘲弄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