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言學習 > 日語學習 > 日語初學者應該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日語初學者應該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7W 次

深受日本文化的影響,越來越多人開始對日語學習產生了興趣。要想學好日語,掌握方法很重要。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一些日語入門學習需要注意的地方,大家可以作爲了解。

日語初學者應該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①假名記憶

50音、語法結構基本是我通過第一種“機械學習”方法掌握的。先說50音,就像漢語拼音、英文字母一樣,是表示發音的基礎。日語發音並不難,但比較討厭的就是日本人搞出個“平假名”、“片假名”來折騰人,明明同一個發音卻偏要弄兩個長的不同的符號來表示。所以呢50個發音,我們需要記住與之相對應的100個符號。於是據我所知,很多想自學日語的童鞋在50音圖這裏就陣亡了。我最經常被問到的也是“怎樣才能記住50音?”。

在課上老師講了每一個假名是怎樣由草書漢字演變過來的,比如“安”→“あ”,“的”→“の”、“根”→“ね”……的確,我承認這些是長得挺像的,但問題是大多數都跟不是親生的一樣長得根本就不像!而且就算長得像,sowhat?你看到這個“根”一樣的“ね”字的時候,它竟然不讀“gen”而是讀“ne”!坑爹啊!!所以~我當時用了一種方法,把其他同學大概用了1個禮拜都還記不住的假名都給記熟了。

這個方法真的很蠢,就是卡片大法。自己拿白紙做100張小紙片,正面寫平、片假名,反面標註讀音。然後全部打亂之後一張一張地翻,看正面之後馬上說出對應讀音。剛開始可以少一點,隨便抽個10張左右來,看正面3秒之內不能回答出讀音的就丟一邊,能說出的放另一邊。然後把不能馬上反應出讀音的那幾個拿出來再看一遍,重複3秒遊戲。直到這10個假名你一看到它就能馬上準確讀出它的讀音,就可以開始新的一波了。記住10個很簡單,然後循序漸進地試着把20-30張混在一起,再增加到50張、70張、100張。只要遇到3秒反應不過來的,就立馬扔出去不要留情,再把被丟出去那些記不住的牌集中在一起看一遍,然後繼續翻牌,直到3秒反應不過來的牌最後變爲0……

這個方法就是一個不斷“反覆”的過程,通過視覺接受“假名”的形狀,然後訓練大腦迅速反應出它對應的讀音。反正我用了3天,就全部記熟,隨便什麼日語歌只要歌詞標假名就可以無壓力隨便唱。

②語法理解

然後就是語法框架的學習。我認爲日語的語法非常簡單,但中文就挺難。爲什麼這麼說呢,是因爲日語語法非常有規律,就像一個整潔有序的框架。雖然剛開始總覺得把謂語(動詞)放最後很彆扭,但它是很有規律的彆扭。只要把這些規律搞懂了,不管什麼複雜的內容反正按規律往裏面填充就行了。中文難就難在它的語法自由奔放,我以前教日本人中文就深有體會。所以說越是有規律可循,越是規則簡單的語言就越好學,日語就是。想想我們平時說話,最基本的陳述還是疑問,過去現在還是將來,主動還是被動,無非就這幾種情況。日語的表達規則都很固定而且簡單明瞭,基本靠動詞變形。具體是怎樣的規律就需要大家自己去學習,總之就是它的語言邏輯非常簡單!學好動詞變形就掌握80%語法!就沒事多造造句,用日語寫寫文章,就知道哪些是自己能表達的,哪些是還沒搞懂的。還有個很牛x的方法,就是去教別人語法。在我才大一結束的暑假,就跑去教人家小朋友日語了。那時候自己日語都還是個渣,但是在我老家那地方你說你大學是日語專業的就會有0基礎的人願意來學。其實我真正把語法全部搞明白就是在那以後,爲了讓小朋友能明白這個語法,我必須把它給解釋清楚人家才能懂。無形之中就有壓力和動力,加深了我對語法的理解。

③思維轉變

前面講這麼多都是基於我是一箇中國人,站在學外語的角度來學習日語的一些方法和經驗。我是考了N2之後來日本的,N2是什麼水平呢?大概就是日常能聽懂對方講的話,自己可以簡單地表達想說的東西。大學2年才考出N2我覺得其實是很慢的了,都怪我當年天天在龍舟隊跟漢子們下水划船浪去了,現在讓我再重來一遍估計1年考N1都不是吹吹~然而比較坑爹的是,我最開始去的是福岡,去了才發現尼瑪方言聽不懂啊!福岡雖然沒什麼怪怪的音調,但是動詞變形跟標準話不大一樣!!!還有當地殺馬特比較多,他們的非主流措辭真的是招架不住,根本不曉得在說啥!當時迫於生計,去了一個卡拉OK打工(不要學想歪是類似於餐廳一樣的連鎖卡拉OK,也是分分鐘很精彩以後打算出本書)。去了之後才發現自己的詞彙量簡直弱爆了,菜單上面一大半根本看不懂,廚房裏的工具、食材都不知道怎麼說。所以幾乎每天處於“聽不懂”、“說不來”的懵逼狀態。

因爲日語還不如一個正常的小學生,所以會莫名地被周圍的日本人當小盆油來看待。有的是給予慈母般的關懷與愛護,有的是把我的智力也和幼兒同等對待……所以說有時候想吵個架都找不到適合詞彙的那種感覺,真的是心累。

但也就是這樣一種情形,迫使我開啓了“自然學習”的狀態。比如打工地方的店長說:“把菜板遞給我。”這句話裏一開始“菜板”這個詞我聽不懂,所以我沒有能完成指令。於是他只好自己走過來把一個“白白的塑料的用來切菜的扁平四方形物體”拿了去。打工地方的幾個男生他們有次在聊天時說到一個人品很爛的人的各種事跡的時候,一直重複“egui”。我聽不懂,於是查了詞典,發現字典解釋是“澀口的、難以下嚥 的”,但這個詞意跟談話內容明顯不搭嘎啊!我發現有時候很忙很累的時候也會有人說“egui”,還有時候生意不好沒客人來店長也說“egui”,我感知到了這個詞所表示的種種畫面,它們有似乎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在描述一種讓人不爽的狀態。所以,發現了嗎?我學習日語有了根本性的轉變!我不再以我的母語去學習它,而是直接從情境中接受信息然後通過大腦將它處理成日語單詞。現在有很多東西我甚至只知道日語怎麼說,卻不知道中文是什麼。我想起了高中一篇英文閱讀理解還是課文裏出現過的一句話“任何一種語言它的詞彙在另外一種語言中都沒有完全精準的對等。”所以通過母語,或是隨便一門什麼語言,去學習另一種語言是有侷限性的!

以前我在閱讀、聽、說的時候會在腦中進行一箇中日文的轉換。會先把接收到的信息轉換成母語,再去理解。或是要表達什麼想說的東西的時候先用中文想好,再按照語法規則切換成日語輸出。這樣就是典型的用母語在學習外語的思維模式。不過在我來日本半年以後發生了改變,我擺脫了“母語”的限制開始“用日語學習日語”。其實開始進入這種“自然學習”的狀態,我自己是不自知的。直到有一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在這個夢裏我一直講日語,所發生的一切都是日語進行的。不知道大家有木有看過日劇《一公升的眼淚》,有這樣一個橋段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主角妹妹由於得病導致下半身癱瘓開始坐輪椅,某一天她發現在夢裏面她也依然坐着輪椅,醒來後很絕望地哭了。她說以前在夢裏還是可以和正常人一樣跑跑跳跳,如今就連在夢裏也是坐着輪椅了。即使她不願意接受身體殘疾的現實,然而夢是不會騙人的,她的內心深處潛意識已經承認了這個事實。睡覺時腦子裏想的東西通過“夢”來反映,而做夢是沒有辦法控制的(至少我不行,不會清明夢)。那麼也就是說在夢裏說的日語,並不能由我把它從母語進行切換,而是它經由我大腦的思考直接用日語輸出了!這真的是一個驚喜的發現!

進入這種“自然學習”的狀態,我覺得跟語言環境是密不可分的。通過情景反射來學習,就如同嬰兒學說話一樣。那時我回家就打開電視放着,管它在演什麼說什麼總之就當BGM一樣放着。學校裏天天上課一邊聽老師說話一邊看教材。打工時候就不遺餘力地跟其他店員擺龍門陣。剛開始我會每天抱個電子辭典在那裏查一查,後來一是要查的東西少了,二是懶得去查,有不懂的詞就直接讓人換個說法解釋給我。只用了半年,我感覺自己的日語蹭蹭蹭進步,周圍的日本人也說我越來越能說了。半年後考N1的時候,覺得聽力語速好慢聽得我瞌睡都來了。剛開始聽不懂的方言,到後面自己也同流合污變成一個滿嘴福岡方言的歪果仁。

④發音問題

說到福岡腔就再順便說說發音的問題。雖然我現在日語的詞彙量可能不如呆在日本二三十年的人多,但被當成日本人是家常便飯。很多人即使在日本呆再久,一開口就知道不是日本人。發音好壞和日語水平高低是兩個概念。可能很多日本人對這個有誤解,覺得發音很好的就一定日語說得很溜。所以我剛來纔沒多久的時候,見到日本人先隨便說點啥,對方就誤以爲“哇塞你日語溜啊溜”開始噼裏啪啦說一大堆,聊一會兒才發現其實溝通並不是很暢通無阻。當然現在來的比較久了,很少有聽不懂的地方,溝通也無障礙。比較搞笑的是有時候會被人說“你中文真好!”,以爲我是個中文很溜的日本人了。So,發音要怎麼練習呢?

個人認爲有兩點很重要。第一點就是捫心自問,我唱歌跑調嗎?如果你跑調的話,那砸門還是不必強求了。唱歌跑調是聽覺神經有問題,說明對聲音的感知能力和控制處理能力較弱。讓一個跑調的人把一首歌從頭到尾音都唱準不容易,需要花費時間精力去練習。語言是用來溝通的,發音好不好都不重要,意思能懂就行了~所以我個人覺得苛求日語發音不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除非是要做播音員、聲優之類的職業。第二點就是在“機械學習”日語單詞的時候,每個詞語後面都有一個聲調的注音。從0型到7型還是幾型來着我忘了,就是在記憶的時候不光記假名讀音,同時也儘量記住它的聲調。就比如最常用的例子,“下雨”和“糖”都讀作“ame”但一個是下降調形,一個是上升調形。可能一般只有在同假名詞的時候纔會去注意區分聲調的不同,但是要想做到標準完美的發音,就必須將每個詞語的音調也記準確。我以前看電視時經常乾的事情就是像個鸚鵡一樣跟着一起重複,不去思考就是跟着電視裏的語速重複。因爲我本身樂感比較好,對聲音也很敏感,再加上每天耳濡目染所以可能發音會相對比較好。但跟母語是日語的人比起來還是有差距,差在很多細節地方,主要還是詞彙的音調沒有達到100%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