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英語學習 > 英語聽力 > 託福聽力—地質學專題解析

託福聽力—地質學專題解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5W 次

地質學是託福聽力中的常客,頻繁出現,對於很多考託黨而言,除地質學的專業詞彙生澀難懂之外,還難在哪幾個方面?如何“對症下藥”解決?本篇文章爲你支招!

託福聽力—地質學專題解析

託福聽力—地質學專題解析

地質學考不考?考什麼?

縱觀 2017 年所有的托福考試,從 2017.1.14—2017.12.17 期間,共計 40 場考試(中國大陸)地 質學的出現概率爲每兩次考試出現一篇。

也就是你每次考試有百分之五十的概率會遇到它。比起生物學,藝術史一類的“必考”篇目,比例不算高,但是大家會扎心地發現,這個相對低調的學科非常難以處理,遇到這個老朋友經常會造成整場考試滑鐵盧。在湉不甜 2017 年 1-1 教授的 108 名童鞋中,每 10 個會有 7 位認爲地質學對於分數的影響比較大學科難度強,其中,3 位認爲地質學的影響非常大。畢竟一次考試中如果一篇文章出現 3 條以及以上的錯誤,那麼本次考試想拿到 25 分就非常困難了。

用剛剛過去的 12 月舉例,五次考試共兩次出現地質學。

12 月托福考試日期:12.2 12.9 12.10 12.16 12.17

出現地質學的日期爲:12.10 12.17

文章次序:喜歡排在第一篇(不一定) 12.10 和 12.17 均爲 lecture One

● 12.10,2017

Proxy data 這種方法的重要性,並用 glacier ice 及 cave ice 與獲取歷史上氣候信息的關係作爲例子證明。

● 12.16,2017

Bodele 窪地沙暴的介紹,定義。

常見的沙漠介紹,沙漠上會有一層 pavement,主要由:stone 和 sand soil 組成。 不同的區域條件下形成不同類型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沙丘形成。 土壤的變化過程。

● 12.16,2017 文章 2:

海洋山脊的學說,新舊觀點對比討論。

● 12.16,2017 文章 3:

某個島嶼使用黑曜石Obsidian的一些研究

地質學難在何處?對應的處理方法:

1. 詞彙難

2. 背景和內容,生疏又抽象

第一點和第二點原因非常簡單,我們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除非選修了相關課程或者對地質學有興趣的同學,很少聽到相關內容,地質學的學習本身也是建立在物理,化學,生物學等學科的基礎上,並且有歷史,考古,環境學科的交叉知識,理解起來相對不容易。

總結:內容上純理科,加一點例子說明,過程,流程相對比較多,抽象,信息密度大,重複少。

在這裏,湉不甜有一份簡單的地質學詞彙,大家可以先預習一下基本詞彙。在考試之前,tpo 上的對應篇目(最後有整理給大家哦)做三遍,精聽分析,詞彙和背景知識,聽多了,其實就不會那麼生疏了。

3. 心態上容易崩盤

這個問題同樣適用於天文,生物等學科,尤其是講到陌生的概念時候。

首先大家要明確一件事情,託福並沒有考察大家會不會,學沒學過這些知識點,這些概念,作爲一個語言類考試,它的首要任務是測試它給出的信息,大家是不是能夠理解。也就是,所有所謂不會的,人家都會解釋。

我們該緊張的不是這個定義,內容有沒有遇到過。而是對方給出定義,我並不能抓住這個定義是什麼。

我們來看這樣一個句子:

Egyptian hieroglyphs are the ancient Egyptian writings, found in ancient Egypt on walls, monuments, and on the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temples.(25.3)

大部分同學在這句話筆記記錄的時候或者理解的時候首先聽到了一個生詞:H_,然後會聽到一個非常熟悉的信息:temple,在_的位置。

總結:H&Temple

這個時候,心理上就很崩潰了,寺廟,H,後面的內容似乎和寺廟沒有什麼關係,怎麼聽怎麼不對,並且明確感知自己聽的有問題。然後越來越不明白。

問題非常簡單,這個不僅僅是心態穩不穩的問題,是一個定義處理的問題。你可以不懂 H 其 實就是指象形文字,但是不可以當文章明確說明,hieroglyphs are the ancient Egyptian writings的時候,沒有抓到是什麼,其實核心信息非常簡單,H 是文字。也就是詞彙要求僅 僅是,writing 指的是文字。那麼這種情況還是不能明白的小朋友可以去先背單詞了。

4.筆記根本不能用

地質學文章內容抽象,在缺少背景知識的情況下,比較難在短時間內一下子理解,相對應筆記的壓力也會增加。不能理解的部分,只能靠筆記錄來增加記憶。如果我們整篇文章結構難以把握,退而求其次,我先把容易考點抓到,一般四條題目也就搞定。聽的糊塗,做的明白。

地質學的好處是,考點清晰。容易尋找定位。態度情感比較直觀。抓住字面信息就可以解題。

那我們來看下考點的詳細解析。 整理所有我們遇到的地質學文章,最常見的考點總結如下:

其實和大多數講座的考點都是共同的,只是在地質學過程中,更爲突出和依賴以上前三點。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篇文章看一下三個考點的運用:TPO16L1

考點 1.過程

Professor: That’s right. It’s one of the longest and deepest limestone caves not just in the country but in the world. Now, what else?

Male Student: Well, it was formed because of sulfuric acid, right?

Professor: That’s it. Yeah, what happens is you have deep underground oil deposits and there are bacteria. Here let me draw a diagram. Part of the limestone rock layer is permeated by water from below. Those curly lines are supposed to be cracks in the rock. Below the water table and rock is oil. Bacteria feed on this oil and release hydrogen sulfide gas. This gas is hydrogen sulfide, rises up and mixes with oxygen in the underground water that sits in the cracks and fissures in the limestone. And when hydrogen sulfide reacts with the oxygen in the water, the result of that is sulfuric acid, Ok? Sulfuric acid eats away at limestone very aggressively. So you get bigger cracks and then passageway is being formed along the

openings in the rock and it’s all underground. Ah yes, Paul? (16.1)

大部分同學聽完上面這段話就直接崩潰了,其實內容並不多。

首先:H2SO4;H2S 這兩種物質要知道,不行就簡寫,不能明白的就不要想着我待會兒看不 看得懂,大半是看不懂,最好知道是 S 酸和某氣體就可以,關鍵不能影響後面的句子。

第二:基本詞彙 acid; bacteria; gas; feed on;crack;要認識,我們在聽的時候會得到一張圖:

明確標示出分層結構:一切都發生在地下;

細菌和油生成硫化氫;

硫化氫氣體上升和水裏面的氧氣反應成硫酸;

硫酸吃掉(腐蝕)石頭,形成更大的洞,縫隙。

我們看下處理後的筆記。只需要加上四個單詞就可以。這種情況下,記錄和信息接收可以很好地協調。不會產生干擾。

#FormatImgID_4#

過程不需要非常理解,但是記錄要快,速度要求高。文章說的,簡要記錄,標出過程,方向。 就可以。

很多同學可能這個時候表示依舊不可以接受。很難。好,湉不甜給你第二招,棄車保帥。 這個過程不會考多條題目,那麼我先丟棄;

丟棄的信號呢?

考點 2 問答

出現插入提問就是一個完美的信號,我可以開始新的段落,這種情況下,上下文是不是有關係都可以變成沒有關係。

新的段落,全新的開始。

Sulfuric acid eats away at limestone very aggressively. So you get bigger cracks and then passageway is being formed along the openings in the rock and it’s all underground. Ah yes, Paul?

Male Student: So that water... It’s not flowing, right? It’s still?

Professor: Yes, so there are two kinds of limestone caves. In about 90 percent of them, you have water from the surface, streams, waterfall or whatever - moving water that flows through cracks found in limestone. It’s the moving water itself that wears away at the rock and makes passageways. Also, in surface water, there is a weak acid, carbonic acid, not sulfuric acid but carbonic acid that helps dissolve the rock. With a little help from this carbonic acid, moving water forms most of the world’s limestone caves. When I was

researching this for a study a few years ago, I visited a couple of these typical limestone caves, and they were all very wet, you know, from streams and rivers. This flowing water carved out the caves and the structures inside them.

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救命的問題就出現在過程最末尾,事實上,一般都是一個新的意羣的開始 下面一整個段落中心:LG cave 的水是地下靜止的。展開了一個對比討論:

LG:still—dry—H2SO4

90%:surface—H2CO3—wet

整段話的信息其實只有 6 個單詞,而且結構非常清晰。

And, it’s not just the smell. Explorers even need to wear special masks to protect themselves from the gases in these caves. OK? Paul.

Male Student: Yeah, how about what these caves look like on the inside?

同樣的,這個學生提問,也結束了上面一段的對話。提出了文章最後一個問題,也是最後一個 細節考點。

考點 3.特徵和比較

準確來說,與衆不同之處所有文章都是重點,我稱之爲求異原則。

和某樣事物的不同是比較;和大多數事物的不同爲特徵;

很多同學會發現,其實 16.1 這篇文章過程只考了一條,後面在講的其實是兩個大對比。要有 這種比較考點的意識,可能只是一句話,也很可能是一個大段落。

Yes, so there are two kinds of limestone caves. In about 90 percent of them, you have water from the surface, streams, waterfall or whatever - moving water that flows through cracks found in limestone. It’s the moving water itself that wears away at the rock and makes passageways. Also, in surface water, there is a weak acid, carbonic acid, not sulfuric acid but carbonic acid that helps dissolve the rock. With a little help from this carbonic acid, moving water forms most of the world’s limestone caves. When I was researching this for a study a few years ago, I visited a couple of these typical limestone caves, and they were all very wet, you know, from streams and rivers. This flowing water carved out the caves and the structures inside them.

Male Student: But not Lechuguilla?

Professor: Dry as a bone. Well, that might be a bit of an exaggeration. But it’s safe to say that it’s sulfuric acid and not moving water that formed Lechuguilla cave and those few other ones like it. In fact, there is no evidence that flowing water has even gone in or out of the

cave. So, it’s like a maze. You have passageways all around. There are wide passages, narrow ones at all different depths, like underground tunnels in the limestone.

兩個段落現在看上去涇渭分明,可是聽的時候成功率統計下來不到百分之五十。 一方面是前文聽不明白心理上聽不下去。一方面對這個考點沒有充分的意識。

LG:still—dry—H2SO4

90%:surface—H2CO3—wet

信息其實只有這麼一點點。完全可以搞定。

我們再看第二個。

And Lechuguilla is pretty much dormant now. It’s not really forming any more. But, there is other ones like it, for example, in Mexico, that are forming. And when cave researchers go to explore them, they see and smell, the sulfuric acid and gases , something else, think of rotten eggs. And, it’s not just the smell. Explorers even need to wear special masks to protect themselves from the gases in these caves. OK? Paul.

又是一個對比搞定的考點:

LG:dormant

Mexico:forming—see smell;mask

● 方法鞏固篇目:5.4 1.2 9.3 7.4 15.2 16.1

● 衝刺提高篇目:31.2 32.3 35.4 37.1 39.1 49.1 50.4

備考託福聽力有哪些好方法

反覆跟讀,搞定生詞。

同學們很認真地用各種顏色的筆把聽寫稿的錯誤做了很詳細的標註,生詞也按照要求通通整理到生詞本上。做了三十多篇,再聽TPO的時候還是困難重重,連主旨都不能確定。這是什麼原因呢?-----標記後沒有跟讀。

我們聽完寫下來的目的是爲了在紙上清晰地呈現自己的盲點,弱點,比如場景詞的缺乏和高頻詞發音的生疏,敏感性差等。我們需要通過後面的多次跟讀填補盲點。如果我們僅僅是知道自己哪裏做的不夠,卻沒有任何行動的話,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所以最後的跟讀十分重要,我的建議是二十遍,徹底搞定。

“聽—譯”訓練

也就是說聽一個部分(比如一件事情的步驟表述,原理和例子的完整闡釋)之後自己來用中文說意思,然後對照原文,如果有回憶不正確的地方,再聽兩至三遍。搞定段落後,就開始篇章整體的聽力練習,同時記筆記,看着筆記的提示詞概述全文重點信息。

託福聽力中與美國文化的聯繫

第一步:Maintain your composure and your confidence(保持冷靜和自信)。要想徹底聽懂託福聽力的內容,或與老外進行無障礙交流,首先要對自己有信心,千萬不要因爲沒聽懂一兩個單詞而慌了手腳。這種良好的心理素質對提高聽力能力相當關鍵。

第二步:Make pictures and images(學會形象化記憶)。聽力的過程中要學會把抽象的語言轉變成形象的圖畫,並反映在腦海之中。有了動態圖象的幫助,纔有利於抓住語言的主要信息而非旁支末節。

第三步:Model every thing(善於模仿)。不要盲目追求題海戰術,不斷地找新題目來練,而應該把注意力放在聽過的題目上,進一步分析、研究,並認真模仿聽力題目中的各種語音、語調、語氣、習語、俚語等。

第四步:Magnify the meaning and usage of the words and patterns(掌握多義詞)。口語的最大特點是一詞多義,這也是導致一些考生明明聽出了是哪個詞,卻仍然搞不懂其在題目中確切含義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平時練習中要注意掌握聽力題目中常用詞彙和句式的其他用法。

第五步:Mine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the way of English thinking behind the language(瞭解美國文化背景和思維方式)。語言是文化和思維的載體,努力挖掘聽力題目中的美國文化背景和思維模式,就能在聽力過程中變被動爲主動。

第六步:Memorize them(不斷記憶)。託福聽力題中一些語言點的重現率很高,考生需要將他們加以背誦和記憶。背的越多,就意味着熟悉度越高,同時也培養了良好的英語語感。

託福聽力備考水平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豐富知識、發展技巧並同時鍛鍊分析、理解、推斷能力的綜合性訓練過程,大家可以多瞭解一些託福聽力背景,對備考有幫助。

因爲託福聽力考查的是“major details”,理解information 本身和information的purpose 是ETS對於考生的Listening skill的核心要求。在四到六分鐘的lecture中,重要的框架性信息點通常不超過十個,所以聽段落大意和全文大意是我們進行詞彙和句子的識別訓練後主要的訓練方向。

因此,在託福聽力難看的訓練中,我們要注意應用正確的託福聽力方法,保質保量地完成聽寫任務,我們的聽力能力是會大幅提高的!

如何把握好託福聽力的速度

怎樣才能跟上託福聽力的速度呢?這是很多同學都頭疼的一個問題,我們總是抱怨託福聽力太快,其實這只是英語正常交流的速度而已,對於中國學生來說卻是最令人崩潰的現象。那麼我們怎樣才能跟上託福聽力的速度,練習什麼樣的託福聽力材料,怎樣練習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下面將爲同學做一個詳細的解答,希望能對同學們提高託福聽力成績有所幫助。

在做託福聽力的時候,我們總是慢半拍,也就是當對方說完一句話之後,我們發現自己是懂的,但問題是,我們總是慢半拍才懂,這半拍看起來沒什麼,但是在真正與人交流的時候,就會發現人家會覺得你怪怪的。這就好像是你跟一個人求婚的時候,如果對方立即就同意的話,你就會很高興。但是,如果對方思考2分鐘再答應,你就會丟失所有的熱情,效果就是這樣的。當然,你做託福聽力的時候,走神跟這個是同樣的問題。

這個問題歸結的點就是在於你的聽力反映速度。

這些問題都是我們今生以來首次遇到的,當然其實我們出生的時候也遇到過一次,只是那個時候我們沒意識而已。

那麼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該怎麼辦呢?直接聽更快的材料麼?這個解決方法是對的,但是也不是這麼簡單的。

本身就托福考試來說,我們最重要解決這個問題,是要雙管齊下的,第一是要聽更快的材料,適應更快的語速;另外一點,我們也要熟悉說話的內容,當然,這應該是聽更快的資料之後,順帶的。

這裏很多同學出現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總是選用託福聽力難度過低的材料,要麼是選用delta,要麼是選用老託福的材料,在這裏可以斬釘截鐵的說,這些材料已經完全不適應新托福考試的節奏,相比於新托福考試這隻飛快的兔子來說,他們就都是緩慢的烏龜,烏龜戰勝兔子,只是存在於童話之中,在現實之中,烏龜就只有一種結果,就是被兔子秒殺,這就是爲什麼很多同學做了很久的老託福聽寫,但是在真正的新托福考試裏,總是束手無策的原因。

當然,在我們準備托福考試的時候,最好的方式其實應該是拾階而上,而不是直接就用很快的材料,應該先選擇適合自己的材料。

經常會看到有同學反饋說,爲什麼我已經聽力練了這麼長時間還不見效。原因很簡單,一方面可能是你不理解,但是另一方面,很有可能是你還沒準備好去。因爲,提升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這就好比是從山澗的一端,跳到另一端,我們一開始只能跳過半米寬的山澗,但是如果我們上來就跳2米寬的山澗的話,那麼只有一種可能,就是不斷地向遊戲機裏面投幣,讓我們自己重新復活。但是如果我們量力而行,就會有一個很好的效果,雖然你在這個過程中還是會很迷茫,但是隻要前進的方向是明確的,效果就好很多。

換句話說,聽完VOA慢速,覺得托福考試很難,這很正常,聽完VOA標速,在聽新托福考試聽力的時候,經常會走神,這也很正常。而當你搞定NPR之後,你可能就可以在托福考試之中找到你想有的感覺!也就是聽什麼都感覺特別清楚,特別明白,做題的時候,絕大多數的時候,就非常清楚地知道,這個題不選這個選項,就保證是題目出錯了的那種感覺。